-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将有多达1亿人面临失业,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将有多达1亿人面临失业,损失将近2.7万亿美元。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各地多家酒店暂停营业,超过200艘邮轮停航,旅游业的停摆也造成了大量人员失业。业内人士预计,如今国外疫情还在持续。
-
新冠疫苗的全面接种,促使马尔代夫旅游业开始复苏,马尔代夫今年已接待106万名国际游客。目前,马尔代夫大多数度假景区已恢复开放,酒店床位空置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分析认为,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与多方合作开展旅游推广,是马尔代夫旅游业复苏的重要原因。旅游业是马尔代夫的支柱产业。
-
受新冠疫情影响,访日外国游客同比2019年减少99%,据日本放送协会20日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11月与2019年11月相比,访日外国游客减少了99%。外国游客减少的原因是,日本政府采取了新冠防疫对策。即自2021年1月起,外国人如果没有“特殊事件”,进入日本将受到全面的限制。
-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提高,东南亚多国放宽旅行限制,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提高,东南亚多国正逐步放宽签证发放和旅行限制,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推动旅游业快速复苏。旅游业作为东南亚国家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重启将有助于推动各国经济复苏增长。马来西亚不久前解除旅行禁令,允许完成疫苗的民众自由出行。
-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国际旅行在今年出现反弹迹象,季节性和区域性,就是疫情常态化的表现。疫情常态化背景之下,需要常态化的市场满足,也需要常态化的旅游应对,转型是为根本。疫情改变生活,改变消费行为,改变旅游格局。随之而来的则是大众休闲发展背景下旅游的变化,以周边市场为主,以在地消费为主,以内循环为主,形成下一步旅游的新模式。
-
东南亚各国纷纷出台优惠和激励措施,助推旅游业加快复苏,在放松旅行限制、开放旅游景点的同时,东南亚各国纷纷出台优惠和激励措施,助推旅游业加快复苏。为吸引国际游客,新加坡实施疫苗接种者旅行走廊计划。11个国家加入该计划。通过该计划入境新加坡的国际游客,在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情况下,入境后无需隔离。
-
欧洲多国收紧旅游措施,努力遏制变异新冠病毒传播,近期,欧洲多国收紧防疫措施,努力遏制变异新冠病毒传播。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近日宣布,比利时将禁止一切“非必要”跨境旅行,返回比利时的人员必须出示“旅行必要性”文件。目前比利时疫情总体趋稳,但变异新冠病毒的传播令人担忧,因此有必要加强防控。
-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通过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免隔离往返两国,马来西亚总理和新加坡总理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同意自本月起,已完成疫苗接种者可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和新加坡樟宜机场通过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免隔离往返两国。已完成疫苗接种游客,将不再需要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但仍需接受病毒检测。
-
世界形成了三种医疗旅游典型模式,世界各国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形成了三种医疗旅游典型模式,分别是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优质医疗”模式,以印度、孟加拉国为代表的“廉价医疗”模式,还有以韩国、巴西为代表的“特色专科”模式。
-
疫情持续蔓延,导致旅游业经济活动出现停滞,疫情迅速蔓延使许多国家在控制公民出国以及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外籍人士入境采取日益严格的措施,包括“封城”甚至“封国”措施,暂时禁止外国人入境,以遏制疫情输入。各国升级防控措施,包括推迟东京奥运会、欧洲杯足球锦标赛等重要体育赛事,将导致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世界经济活动出现停滞。